
深秋的宣恩炒股配资代理,层林尽染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全县7个烟叶收购站的廉政墙上,“算好人生七笔账”的提示牌格外醒目。这七个沉甸甸的大字,不仅是宣恩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全体干部职工的座右铭,更是他们服务烟农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。
技术赋能,夯实产业根基
“不辜负每一份劳动”——这是宣恩烟草人始终坚守的信念。在全县7个烟叶收购站,技术人员严格遵循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的标准,认真对待每一捆烟叶的定级工作。“定级是否公平,直接关系到烟农一年的收成,半点马虎不得。”从事评级工作多年的刘尚锋道出了全体技术人员的心声。
技术的价值在关键时刻愈发彰显。2024年雨季,晓关侗族乡烟农张永琼家的烟叶因连续阴雨面临品质下降的危机。晓关烟站站长许非带领技术团队连夜奔赴,打着手电筒深入烤房,通宵达旦调整烘烤工艺,最终成功挽救了烟叶品质。“看见他们那么拼,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。”张永琼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烟农对烟草技术服务的信赖与认可。
展开剩余70%在技术推广方面,宣恩县局(营销部)紧紧围绕“中棵烟高油分”特色发展战略,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通过示范户带动、现场实操对比等方式,让新技术在实践成效中赢得烟农信任。曾经对“上部叶带茎采烤”技术持观望态度的烟农,在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后,纷纷主动要求学习。如今,“中高油”已成为宣恩烟叶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与此同时,宣恩县局(营销部)积极探索推广“烟薯套作”“烟豆套作”“烟+油菜”等高效复合种植模式,帮助烟农实现“一块地多份收入”。这些创新模式不仅有效稳定了核心烟区、保障了烟农收益,还促进了土壤改良和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,为烟区产业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。
真情服务,谱写暖心篇章
“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烟农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。”宣恩县局(营销部)党组书记、局长(经理)王兴斌这句朴实的话语已成为宣恩烟草人的共同追求。在晓关烟叶收购站,年轻的技木员主动为年老体弱的烟农提供上门服务;评级员经常加班到深夜,仍耐心细致地为辖区烟农解释评级标准。
这些暖心服务正在全县各个烟站蔚然成风:休息区里常备的热茶和应急药品,雨天工作人员主动帮助烟农遮盖烟叶,酷暑时节及时递上的一杯杯凉茶....。.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,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,让烟站真正成为烟农信赖的“娘家”。
廉洁从业,筑牢发展根基
廉洁是宣恩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。在主评员罗廷兵看来,手中的评级"尺子"重若千斤:“每次看到墙上那‘七笔账’,想到烟农们期盼的眼神和额头的汗水,心里就特别亮堂,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为筑牢廉洁防线,宣恩县局(营销部)在全县烟站严格执行“三单一书”制度,通过《廉洁风险清单》划出权力“雷区”,《烟站“小微”权力清单》推动阳光操作,《纪律作风建设负面清单》明确行为禁区,《廉洁从业承诺书》实现自我约束与组织监督相统一。这套覆盖烟叶生产收购全流程的廉洁防控体系,如同一道坚实的“防火墙”,有效维护了烟农利益和行业形象。
振兴路上,彰显烟草担当
如今,“算好人生七笔账”已成为宣恩县各烟叶站点的基本遵循,推动形成了规范、专业、廉洁、高效的服务体系。宣恩县局(营销部)通过持续强化技术推广、深化为民服务、严格廉洁管控,不断提升服务烟农的质量和产业发展的效能。
夕阳西下,忙碌了一天的烟站渐渐安静下来炒股配资代理,而烟草人的服务从未停歇。这支扎根基层的烟草队伍,正以扎实的工作和真诚的付出,在宣恩的青山绿水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。(李双翔 尹书珂)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